-
December 13, 2011 文:阿fee/
我們向來俗稱「Marley」的舞蹈地膠,原來正確的英文名稱應該叫做「performance surface」;而「Marley」其實是個優質舞蹈地膠的牌子名,因為名氣太強,大家就直接把舞蹈地膠喚作「Marley」了。
Read More
-
June 13, 2011 文:阿fee/
一走進劇場,我們首先以眼睛觀看,看見預設的佈景、服裝和燈光,看見導演的處理、演員的演繹;看得見的東西,都比較容易感知與評斷。可是……那看不見的「聲音」呢?
Read More
-
August 16, 2010 文:阿fee/
和上期冷知識訪問的舞台設計師阮漢威一樣,神父都是出師自香港演藝院,但無獨有偶,他也和阿威一般,說已經沒有像學院受訓練時那樣,照著標準程序按步就班。
Read More
-
5 X 「八十後」
陳冠而(阿fee),86年生,畢業於城大創意媒體學院,中學開始參與不同的戲劇或藝術工作坊。06年 因參與《宇宙連環圖》演出,與「前進進」結緣,逐漸以自由身多邊形遊走狀態滲入劇場。
Read More
-
July 7, 2010 文:阿fee/
踏進阮漢威的家,只看見整齊地疊著大大小小的書本,置放著工具和模型的工作桌,做設計用的大屏幕電腦,還有牆上貼著的黑白照片。
身兼舞台攝影師的阿威,這些天正忙著籌備他的新書《Black List》的發佈事宜,電話來來去去忙個不停,可是談起舞台設計,他還是有他一貫的專注。
Read More
-
May 2, 2010 文/圖:阿fee/
阿代:「後台的工作,就是解決問題的工作。」
「助理舞台監督(俗稱ASM)和舞台技術人員(俗稱台crew)是不同的。」阿代甫開始就這樣說。訪問過程中,阿代一直反覆強調自己不能算是crew,只是在牛棚劇場工作時多幫忙技術方面;不算是crew的原因是,自己「未夠班」。
Read More
-
April 1, 2010 文:阿fee/
近年中醫和針灸推拿等等療法在劇場界愈來愈盛行,因為除了一時急病,如演出前突然傷風要用西藥解決之外,劇場職人面對更多的,是長期性的疲勞問題或者慢性病,是以中醫注重平衡與調理的診療方式較為合用。
Read More
-
March 1, 2010
文:阿fee/
新年前到泰國跑了一趟,到曼谷探訪了前進進的老朋友杜偉德Toby。Toby現在在Patravadi Theatre工作。
Read More
-
March 1, 2010 文:阿fee/
農曆新年和復活節都是電影的黃金檔期,電影片商都會千算萬算,既要爭熱門檔期,又要小心避開大片以防撼到正兩敗俱傷(當然也有信心十足決一死戰),當中有不少學問。
Read More
-
February 1, 2010 文:阿fee/
劇場和電影最大的分別,是其臨場性與即時性,即是live。Live意味著甚麼?意味著一種隨時會發生意外的危險!錯cue錯lines這類小災小禍少不免,演員們與後台兄弟姐妹一早訓練有素,最緊要執生,淡淡定就必定有錢剩,因為,觀眾係唔會知架嘛!之不過,有些更不可思議的神奇災難天降劇場時,就未必容易搞掂了…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