劇場黃金檔期

文:阿fee/

農曆新年和復活節都是電影的黃金檔期,電影片商都會千算萬算,既要爭熱門檔期,又要小心避開大片以防撼到正兩敗俱傷(當然也有信心十足決一死戰),當中有不少學問。例如單單說聖誕檔期也還要細分頭檔、尾檔,想票房大收的與想爭加攞獎機會的又會挑選在不同的檔期上演。

聖誕節假期對電影來說是年尾黃金檔,因為很多情侶拍拖例牌節目是看戲,或者根本看電影已經成為香港人的放假必做項目之一。可是劇場的檔期卻和電影有所不同,例如聖誕節或大除夕等大節日,就未必對每齣劇來說都是黃金檔期,例如話題較為嚴肅的就甚至要特意避開這些日子,因為大家未必會想在大除夕入劇場看這些劇種,票房就變得很沒有保證。

不過近來也有些像賀歲片般的應節劇種推出,這些劇明顯是衝著節日來創作的,因此特意選在某些檔期上演。例如黃詠詩就在去年鬼節上演談死亡的《破地獄與白菊花》,彭秀慧在聖誕前上演小品《月球下的人》,三角關係走輕鬆惹笑路線的《快樂無罪》則更成為每年聖誕至除夕檔期的例牌客,和樂壇頒獎禮與每年大事回顧一樣,和觀眾數數過去一年的大事件與小人情。

以前也有種說法叫「五窮六絕」,意思是五月和六月都是票房麻麻的,避得就避。這有可能是和大學生在五六月考試,沒空看戲有關,須知道大學生是小劇場的重要票源之一。所以暑假搞騷也有風險,一方面學生放假可能比較有空看戲,可是近年旅行風日盛,香港家庭普遍經濟條件也不差,大學生暑假不是兼職打工便是來個歐洲背包遊,而中學生也有一大堆海外交流營等著他們。不過始終對於親子騷來說,暑假依然是個熱門檔期,可是又要小心撞正國際綜藝合家歡了。

沒錯,國際綜藝合家歡此等大型藝術節一定要避,還有香港藝術節、新視野藝術節這些一年一度的表演藝術界盛事。一來這些藝術節的節目既眾多,又搜羅了本地海外的精選,已經吸納了大部分觀眾;二來創作人、演員們自己也想要去看戲嘛!連在這些日子排戲都要mark清楚演員們哪天要N/A去看演出!同時,香港國際電影節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,因為影癡們可能已經看電影看得上氣不接下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