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2012年的戲劇場景》 Archive

  • 《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2012的戲劇場景》  觀眾意見選輯

    《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2012的戲劇場景》 觀眾意見選輯

    摘錄自香港觀眾問卷/ ﹣對於這短時間的場景跳動的手法還不太習慣,但關於Marcos的精神,溫柔革命的可能,對全球化的反動的反思都能帶給我一點刺激。

    Read More

  • 不是臉書:17個讚美與肯定

    不是臉書:17個讚美與肯定

    文:陳炳釗/ 事隔一年,前進進又回到廣州水蔭路的小劇場演出。去年十二月在那個黑盒子裏,我們第一次「北上」,「進軍」珠三角,結果,讓我們見識到的,卻是廣州觀眾意料不及的開放與熱烈,夾纒着廣東話與普通話的話語氛圍,融合着族群認同與文化隔閡的氣息,以及劇場習性上無以名狀的一些微小差異,譬如說,不用破冰暖身的演後談,與及觀眾席間閃動的手機螢光。

    Read More

  • 讓世界末日拖延下去

    讓世界末日拖延下去

    文:鄧正健/ 在《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2012戲劇場景》(為了迎合人們在討論此劇時的習慣,我必須在此將劇名簡化,後文暫稱為《十七個2012》)的序幕裏,有一個典型齊澤克式(Žižekian)的故事:男子來到沙漠的盡頭,向神秘女子索取一種據說能滿足任何慾望的靈藥,條件是他必須以身上最寶貴的東西交換。

    Read More

  • 賞戲:力量的有效表達——《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2012的戲劇場景》

    賞戲:力量的有效表達——《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2012的戲劇場景》

    文:汪晶晶/ 陳炳釗先生強調自己不是一個教徒,但救贖和覺醒卻一直是他很感興趣的東西。從他的作品來看,他其實比很多教徒都更清晰,更有承擔,更圓融。他說他很多時候在尋找平衡。

    Read More

  • 陳炳釗年度創作《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2012年的戲劇場景》(第一階創作)為觀眾導讀

    陳炳釗年度創作《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在2012年的戲劇場景》(第一階創作)為觀眾導讀

    陳炳釗:「每份悲傷和盼望,都有無數個陰影。每一個現實都是可以無限地分割開去的可能與不可能。2012是聳人聽聞的末日夢魘,是大國崛起的動作喜劇……還是最後的行動時刻……」 演前倒數到末日演出: 演前兩星期講座(免費) 講座議題:《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的末日》 如果既不相信宗教,又不會在街頭抗爭,抵抗如何發生? 如果…… 演前半小時導讀(免費) 由助理導演甄拔濤和馮程程主講,觀眾可選擇提早半小時進場,為看戲熱身。 正式公演 2011年11月17至22日(四至二)下午3時或晚上8時於牛棚劇場演出。於2011年9月19日至10月5日期間透過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訂票,可獲優先訂票九折優惠。查詢優惠詳情及下載訂票表格,請瀏覽前進進網頁:www.onandon.org.hk 演後藝人談 導演陳炳釗將聯同嘉賓講者與觀眾即時對應(第一階創作)的議題。 *各項詳情的最新資訊,請密切留意《牛棚劇訊》十月號!

    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