劇壇共享新文本 ── 文本到演繹,開拓當代戲劇視野
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探索發仞於九十年代末的歐陸「新文本」(New Writing)劇場現象已有數年,其中引介當代西方劇場最新最尖銳的劇作,推出「文本的大師」、「文本的魅力」系列,活動包括:演出、讀劇沙龍、工作坊及講座等;共同研習新文本,發展新劇場美學。
「新文本運動」現得到民政事務局對這計劃的認同及資助,並希望藉推動新文本劇作,催生破格的詮釋及表現方式,引發實驗性劇場發展的更多可能,讓新的劇場語言帶來新的審美與經驗,從而豐富香港劇壇作品類型,為觀眾提供更多選擇。
「新文本運動」(2012-14) 超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自身創作層面,希望為整個劇壇引介更具當代性、具備全球視野的新類型劇作,同時建立一個可持續的探索系統 -「新文本檔案庫」,將研究及翻譯劇作,提供更多創作人、更多劇團共享,促進本地創作與當代劇場的發展脈絡接軌。
組織「新文本工作室」(成員:馮程程、甄拔濤、鄧正健、俞若玫及潘詩韻)-致力研究、翻譯及推廣歐陸新文本,同時推動本地創作發展新文本作品,支援近年積極發展的創作人進行跨界別的實驗和合作。
整個為期兩年的「新文本運動」,除了強調可持續的研究共享外,亦藉製作演出,展演新文本作品,讓觀眾及劇場同業們更具體了解新文本的面貌。同時配合教育推廣活動,深化其效力至更寬層面 –
l 演出製作方面,包括:「新文本戲劇節」(每年5至6月) – 同時展演翻譯及本地原創新文本作品;「讀劇沙龍」(每年10至11月) – 以創新的半讀半演形式讓觀眾及創作人輕嘗歐陸(翻譯版)文本。
l 在研究及整理上,「新文本檔案庫」將以網站及「專題號外」形式,發佈新文本研究資料。同時,公開所有蒐集及翻譯的海外新文本劇作,讓本地專業劇團及戲劇界人士借閱參考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