劇場裡的陽光──《亞莉安․莫虛金:當下的藝術》

文:方祺端/

莫虛金(Ariane Mnouchkine)是當代法國劇場的代表人物,她於1964年所創立的陽光劇團(Le Théâtre du Soleil)是法國的重量級劇團,製作出《浮生若夢》(Les Ephemeres)、《河堤上的鼓手》(Tambours sur la digue, 1999)、《黃金年代》(L’Age d’or, 1975)等作品,而劇團所在的彈藥庫園區,是許多劇場人慕名到訪之處。

近十年以來,莫虛金所導演的劇場作品,幾乎都是採用集體創作的方式,由演員在排練時所作的即興片段採集、精煉而成。其導演風格經常借助於異文化的表演手法,尤其是亞洲的傳統表演藝術,如日本的歌舞伎、中國戲曲、峇里島的舞蹈等,轉化運用到自身的作品之中。其劇作是結合了東西方表演藝術的手法與技巧,特別是將東方傳統借屍還魂,創作出許多前衞的西方劇場作品。以《河堤上的鼓手》為例,莫虛金參考了亞洲數個地方的傳統偶戲,特別是日本的人形淨琉璃,而這作品最令人驚訝的,是由演員扮演傳統偶戲中的木偶,對演員形體、節奏的要求極為嚴格,同時間亦要呈現木偶的情感與情緒,創作出一個極為傳統也極為破格的作品。

雖然陽光劇團經常採取寫意的表演風格,幾乎是排斥寫實主義的表演技巧與方法,然而其劇作的主題卻是極為貼近法國的社會,作品的內容從不空泛,而是有明顯的現實指向。莫虛金和陽光劇團追求一個民主、平等、博愛的世界,不單單在於作品中流露對世界的關懷,同時他們亦在生活中實踐這樣的追求。迄今為止,陽光劇團的每個成員都是領相同的薪酬,每個團員都要負起部分的劇團義務,例如打掃、煮飯諸如此類的事情。據聞,如果你到彈藥庫看陽光劇團表演的話,為你撕掉票尾的工作人員,也往往是已經上妝,即將上台表演的演員。

《莫虛金:當下的藝術》是由劇評家巴斯喀(Fabienne Pascaud)訪問莫虛金而成,全書紀錄了兩人於2002至2004之間的十六次見面,每一次見面都有着不同的議題,從中可見莫虛金對劇場、藝術、人生的體會與見解,也側寫出這藝術家與陽光劇團的歷史與藝術追求。

劇場對於每個人有着不同的意義,對陽光劇團、對莫虛金來說,劇場就是光和熱,生命和愛,即使世界已是污穢不堪,他們還是堅持追求更好的藝術,還是渴望用劇場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。或許這樣的渴望確實天真,只是陽光劇團也確確實實堅持了數十年而屹立不倒。

書籍資料:
亞莉安․莫虛金:當下的藝術
作者:亞莉安.莫虛金/ 法賓娜.巴斯喀 Ariane Mnouchkine/ Fabienne Pascaud
譯者:馬照琪
出版社:國立中正文化中心
出版日期: 2011/12/25
定價 :HK$1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