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hasing

文:梁菲倚/

最近,我開始被「樂活」這個名詞吸引,也才開始去了解「樂活」這個名詞。它全寫是Lif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簡稱是 LOHAS 。此名詞最早出現在1998年的書籍《文化創造:5000萬人如何改變世界》(The Cultural Creatives: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),作者是美國社會學家保羅•雷(Paul H. Ray)

LOHAS中,H (Health) 指的是「健康的飲食、生活、身心靈的探索與個人成長。」健康的生活型態像是近年逐漸被提倡的生機飲食法、營養補充品等;而最近熱門的運動瑜伽、中醫、自然療法、個人成長的出版物品等,則都是現代人對於身心靈健康的追求。而S (Sustainability) 指的是「生態永續的精神」,例如可重複使用的能源,或是有機、可回收的產品。

LOHAS族的定義為「一群人在做消費決策時,會考慮到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和環境責任,身體力行關心的環保議題,除自己消費對健康有益,不會污染環境的商品,也鼓勵大家改變消費態度。」

某一天的午餐,by 菲倚

對我而言,台灣的翻譯「樂活」也很妙。從相似的音來翻譯,卻道出了一個意境。因為能尊重及關懷自己身心以及社會環境的人,理所當然是能快樂而活的人!能把自己的身體當作廟宇,自己的所思所想就是聖人的代言,自己的環境就是神的所在地,在恩寵及正確知識而沒有無知之下過生活,實在是真正快樂而活潑的人,不是嗎?

「疏食 慢活 意大利」,by 張瑜芳

經過台灣這一波的塑化劑風波,更令我有感,自從工業革命到現今文明科技世界帶來的荒謬,或許需要有另一個革命了!我記得許多年前去非洲中部的Bukinafaso作外交表演的一個小觀察,那是一個還沒有柏油路的城市,汽車都是要經過紅色的泥土路,當然你也不特別期待有很規劃的垃圾桶在四周。天氣很熱,我們吃完西瓜,台灣外交官員表示我們可以把皮隨手扔,而喝完的塑膠瓶礦泉水也可以隨手扔,但發現當地人很快就來搶着收集塑膠瓶。

「危險年代的求生飲食」,by Colin Campell

當時我們很訝異。原來塑膠品這種東西對他們而言是很珍貴及先進的東西。

記得我途中有次皮外傷,要到藥房買酒精消毒,反而便宜的酒精是裝在一個我覺得很精美很厚重的玻璃品裏,像無印良品的陳列品般。

當時發現世界真的很荒謬,不是嗎?到底是誰欺騙了他們說文明進步和塑膠是好東西?

香港這個地方,小小擠逼的城市;人與人之間的頻率太容易互相影響。但我發現能抵抗大洪流、能真正堅持理想的人,他們鐵定擁有堅強心靈。就如同有人擁有100元,就會去捐出1塊錢,但一個人有1塊錢,就會完全捐出1塊錢,所以香港傑出人才多!

在創意書院駐校期間就發現逢週四有菜賣!?原來是一位中七畢業學生及一位中六後就選擇不繼續升學,而選擇只待在學校學習的年青人,他們加入捍衛菜園村以後,受了「菜園村生活館」理念的影響——不斷思考生活 / 自主的生活是個怎樣的地方,於是就當起農夫來了!

「是菜園村她們教曉我們,這是生活的一種,農業也是政治抗爭一種。」
反抗政府似乎成了人民的一種力量。我想更重要的是反抗一種無知,沒有遠見,只有圖利的政治行為吧!2012會不會是下一個類似法國革命的改革期限呢?

回到台北的生活,我開始也來學習種植。目前是實驗階段,窗台上的檸檬馬鞭草、檸檬香蜂草和鼠尾草還在適應中。倒是我的有機蕃薯長出綠葉了!還有我的秋葵也發芽了!

'我的秋葵發芽了!'&‘犧牲蕃薯成全蕃薯葉’

香港新結交的朋友Ophelia提出「小而美,新有機」,確實令我思考。期待她今年出的書,再教我認識當地當季的疏果是什麼。她說如果是適合的季節種出來的東西,不會有蟲害。是我們不依照大地及老天爺的智慧來運作,勉強在不對的時候,卻強求要吃某種食物。全球化…大量生產……資源耗竭……農藥……生病……原來是一個不當的食物鏈背後的附加因果。

'我的秋葵發芽了!'&‘犧牲蕃薯成全蕃薯葉’

於是回到台北的我,學習多點「樂活」,有空的早上,到街頭菜市場,向頂著草帽的阿婆買她丈夫自己種的菜!也盼望我的實驗菜園能早日成功!嘻!

但叮嚀自己千萬別把樂活變成一種消費的藉口及姿態喔!商家會搭這艘船,把省電冷氣加上eco (詮一),那你就去買兩台?那豈不是本末倒置嗎?

現在,用心生活反而工作速度也快多了。頭腦變簡單點,作決定潚灑點。就多了點時間省下來了。放下根本是自找的壓力和焦慮,清空煩惱才能聞得茶香,嚐得到人情,作得了佛事!

最近閱讀中:「疏食慢活意大利」及「危險年代的求生飲食」
與大家共勉之!

詮一:eno 英文單詞“Ecological”的縮寫,意指“生態環保”。

'我的秋葵發芽了!'&‘犧牲蕃薯成全蕃薯葉’